从“青海年·醉海东”2019年春节系列活动到2019青海文化旅游节、从“山宗·水源·路之冲——‘一带一路’中的青海”展到“大美青海·感恩京津鲁”文化旅游宣传周活动;从组建100支“大美青海文艺轻骑兵”团队到原创现代少儿京剧《藏羚羊》在北京梅兰芳大剧团的千场演出……2019年,是青海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推进之年。一季度,全省文化和旅游部门以构建大文旅格局、推进大融合发展、打造良好文旅生态为引领,立足“宜融则融、能融尽融,以文促旅,以旅彰文”,坚定文旅信心,发扬文旅优势,一路高歌猛进,展示了青海文旅新形象,传播了青海好声音。
组织开展“元旦”“春节”期间文化旅游活动。全省共开展群众文化活动4305场,现场观众总人数达411万人次,网络参与总人数约488万人次。组织各专业艺术院团开展“奋进新时代·喜迎幸福年”系列文化惠民演出145场,观众达10万余人次。“大美青海文艺轻骑兵”累计演出100余场,观众达30万人次。“两节”期间全省文化旅游接待人数和收入稳步提升,共接待游客77.75万人次,同比增长12.6%;“一日游”游客60.26万人次,同比增长16.4%;实现旅游收入7.83亿元,同比增长4.4%。
“山宗·水源·路之冲——‘一带一路’中的青海”展在首都博物馆开展。截至目前,展览共接待观众25万人次。其中外宾2300多人,观众留言1326条,组织讲解425次。展览还纳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重要活动之一——亚洲文明联展。与海东市签署厅市共建省级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框架协议,共建“乐都区省级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”,推动文化和旅游资源高质量利用。
全面启动文化旅游资源普查工作。摸清家底,明确资源界限、厘清资源类型、夯实资源管理,为政府在开发利用、保护文化和旅游资源工作中提供重要决策依据。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,完成了第四批省级非遗传承人评审认定工作,新增108名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;进一步完善省级非遗传承人体系建设,启动开展我省国家级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传承活动。开展全省“刺绣”调研评估工作,全面打造“青海刺绣”品牌。
加强文化旅游规划管理。制定《自驾车旅游营地建设规范》《风景道等级划分与评定》两项标准,由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正式发布,有效填补了我省自驾车旅游标准体系建设的空白。制定印发《青海省全面提升文化旅游服务质量行动方案》,开展4轮次的文化旅游市场安全督查与秩序规范检查。
|